
10月12日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教授聂建国受邀莅临中南钢构指导工作,常务副总王海山、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可等领导陪同参加。
此次,聂院士生动的给员工们讲授《装配式结构的创新与实践》专题内容,以“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应用”为引入主题,从工程结构的力学特性,传统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不足等方面探讨了高性能结构的具体内涵,也对纯钢结构、混凝土结构以及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技术经济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,通过大量工程实例,从“当前的问题”、“对策与措施”、“创新与实践”、“装配式建筑的前景”等方面为员工们作精彩讲授。
他表示,科技创新是解决当前建筑结构领域所存在问题的根本出路,是促进高性能建筑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,务必结合需求、突出特色、解决问题,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,没有问题制造问题。他强调,工程结构的科技创新应源于工程、服务工程、引领工程,希望全体员工坚持“不唯书、不唯上、不唯他、不唯洋、只唯实”的信念。
在两个多小时讲授过程中,聂院士用风趣、幽默、深入浅出的讲授方式,让员工能够快速了解“钢-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桥梁”技术应用,以“轻型大跨,预制装配,快速施工”为特点,应用在全国各类大型桥梁建设中。
通过此次讲授,希望员工认真消化讲授内容,借助聂院士高水平的科研优势,将其优秀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经验转化落实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。
聂建国院士简介
1958年生,湖南衡阳县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结构工程专家。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,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,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,清华大学科协副主席,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。学术兼职包括《建筑结构学报》主编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木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、中国钢结构协会名誉会长、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、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等。
长期从事土木工程结构研究,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、桥梁结构、特殊结构、地下结构等领域,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、国家科技进步奖(创新团队)各1项。获光华工程科技奖、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、全国创新争先奖、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。(内容转载自清华大学官网)